奈米人生,抗癌研究

第二篇、慈悲喜捨,心無罣礙

「慈悲喜捨」是慈濟精神,慈悲無敵人,喜捨無罣礙,人真能慈悲?真能喜捨?大慈大悲有幾人?但在慈濟,的確看到很多這樣的人,以慈悲救苦之心,啟救苦救難之行,締造了慈濟世界。

慈濟的四大志業慈善、醫療、教育與人文,皆以慈悲喜捨為出發點,以喜捨的心,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我們能有機會與能力去幫助別人,是值得慶幸與高興的事,人生最善良的行為是奉獻,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,人間有很多苦,還好人間還有樂,還有群以愉悅的心去幫忙受苦的人。

在慈濟大學六年,曾擔任大學部班導師,常參與慈誠懿德會,與慈誠爸爸與懿德媽媽聚會,他們是慈濟委員,對學生的付出,常令我感動,他們對待學生如同自己小孩一樣,每位慈濟委員都有他們的人生故事,也都有他們為這個社會的付出。

「予慈」是我的女兒,一方面因於慈濟時誕生,一方面希望她長大後,能有仁慈之心,不奢求她功成名就,但求她有人文的關懷,有一顆善良與慈慧的心。 

人生要扮演什麼角色,最終決定在自己,珍惜每分每秒,把握難得的人生,除了貢獻自己所學,也能有一份人文的關懷,也為這世界貢獻一份善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