奈米人生,抗癌研究

第一篇、 慈濟大學,藥理毒理

火車緩緩駛進花蓮火車站,走出後火車站,青翠綿延的山脈就在眼前,一陣清新微風迎面而來,此時,慈濟大學藥理暨毒理學研究所的所長邱鐵雄教授,已在車站門口等我,邱所長親自的迎接,讓我感動萬分,也初次體會花蓮與慈濟的人情味。

進入慈濟大學校門,第一印象是一所美麗而莊嚴的學校,慈濟大學位在慈濟靜思堂旁,另一邊是花蓮慈濟醫院,慈濟發展了慈善、醫療、教育及文化四大志業,慈濟大學是教育志業中的最高學府,而我懷抱兢兢業業的精神進入這所大學任教。

慈大方菊雄校長常常戲稱我們是「毒藥」所,在這裡,老師與學生氣氛融洽,像是一個大家庭。在這裡,從「致癌」研究轉變到「抗癌」研究。「致癌」與「抗癌」其實是一體兩面,就像藥理與毒理一樣。藥理與毒理,不只是研究藥物的功用,也瞭解藥物的副作用與毒性,研究藥物與毒物,了解藥與毒的原理,人們對藥物使用會更加謹慎,並知道如何防範毒物對人體的傷害。

「致癌」與「抗癌」也是同樣的道理,瞭解致癌的過程與原因,有助於研發抗癌藥物,事實上,目前有些臨床抗癌藥物本身就有致癌的危險,利用毒殺作用以毒攻毒來消滅癌細胞。「藥與毒」和「致癌與抗癌」是並行的,因此教導學生的方式,必須兼顧兩者,指引學生不只是單方向的思考,而要多方向的面對問題。

在慈濟大學任教六年,對於學術與人生,都有深遠的影響,能到藥理暨毒理研究所任教,是人生中的幸運,也是學術生涯重要的轉捩點,許多抗癌研究從這裡開始,也由這裡體悟許多人生的道理。 

第二篇、慈悲喜捨,心無罣礙

「慈悲喜捨」是慈濟精神,慈悲無敵人,喜捨無罣礙,人真能慈悲?真能喜捨?大慈大悲有幾人?但在慈濟,的確看到很多這樣的人,以慈悲救苦之心,啟救苦救難之行,締造了慈濟世界。

慈濟的四大志業慈善、醫療、教育與人文,皆以慈悲喜捨為出發點,以喜捨的心,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我們能有機會與能力去幫助別人,是值得慶幸與高興的事,人生最善良的行為是奉獻,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,人間有很多苦,還好人間還有樂,還有群以愉悅的心去幫忙受苦的人。

在慈濟大學六年,曾擔任大學部班導師,常參與慈誠懿德會,與慈誠爸爸與懿德媽媽聚會,他們是慈濟委員,對學生的付出,常令我感動,他們對待學生如同自己小孩一樣,每位慈濟委員都有他們的人生故事,也都有他們為這個社會的付出。

「予慈」是我的女兒,一方面因於慈濟時誕生,一方面希望她長大後,能有仁慈之心,不奢求她功成名就,但求她有人文的關懷,有一顆善良與慈慧的心。 

人生要扮演什麼角色,最終決定在自己,珍惜每分每秒,把握難得的人生,除了貢獻自己所學,也能有一份人文的關懷,也為這世界貢獻一份善的力量。

第三篇、 花蓮美景,人間淨土

在花蓮居住生活六年,幾乎踏遍東台灣花蓮的每一寸土地,這裡也記錄著每一個回憶,駐足過的這段歲月,是人生中的幸運。

「太魯閣」、「七星潭」、「鯉魚潭」、「牛山芭崎」、「布洛灣」、「兆豐農場」、「南安」、「清水斷崖」等等花蓮美景,都曾留下我們的足跡。盡情躺在無污染的沙灘上,享受大平洋的風、聽浪濤、看湛藍的天空、千變萬化的白雲,讓人忘掉煩惱,讓人心曠神怡,花蓮,東台灣的世外桃源,是上天所賜的美麗人間仙境。

花東縱谷平原貫穿花蓮,縱谷內的自然美景,走過鄉野,越過城鎮,對花蓮的感情,花蓮的美,令人難忘,希望這塊人間淨土,能永遠存在。

在花蓮,步調可以放的很慢,一家人騎著腳踏車,盡情在海邊享受這平靜無憂的生活,直到天黑再回家。在花蓮不會塞車,車可以開的很慢,即使開在馬路中間,也沒有人會叭你,因為平常時路很寬,車很少。

花蓮的天空很藍,白雲變化萬千,每天上班只要看看湛藍天空和青翠山巒,心情自然很好,在這裡工作,是幸福快樂的事。

離開這麼美麗與自在的地方,總是有理由。雖回到西部,但我、太太及小孩,常想念花蓮的家居生活和美景,只要我們有空,一定還會回到這人間的世外桃源。

第四篇、侍奉雙親,回歸故里

古有云:「父母在,不遠遊。」。父母皆已年邁,無法時常陪伴他們身邊,時常感覺不安,尤其是媽媽年紀大,長年受病所苦,「行孝不能等」,父母已年邁了,還能有多少歲月呢?但試問又有多少人能身體力行,時常陪伴在他們身邊。與父母相處的每一刻,正在倒數計時,唯有把握稍縱即逝的時光,陪伴他們,是人生最大幸福。

但父母住在西部,我們卻在東部,雖然他們一年會到花蓮一次,但總是掛念著我們,「行孝不能等。」,人在台灣,卻無法照顧到他們,是否要等到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才後悔不已,雖然居住這世外桃源,但不能陪伴父母,總是有些遺憾。

人生不能重來,隨時隨地提醒自己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間,莫要等到沒有與父母相處的日子,才徒留悲傷。回家鄉後,時常開車載爸爸媽媽到戶外旅遊,陪父母閒話家常,當然小孩子也會看到我們如何對待父母,耳濡目染,以後也會同等對待我們。

事實上,父母對我們愛,遠比我們對他們的愛多太多,回到西部,媽媽經常煮我們愛吃的菜,照顧著我們的生活,感覺是他們在照顧我們,的確,天下父母心,我們永遠是父母心中的小孩,無論我們地位多高,官位多大,父母只要我們健康快樂。

時光如流水般,分秒不息,人生數十寒暑,一晃即過,人生不能等就是孝順,要好好把握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。 

第五篇、生死停修,生老病死

人體內的正常細胞,有一定的週期,一定的規律,細胞內有著控制「生長」、「死亡」、「停止」、「修補」的基因,相互控制與平衡,當失去規律與無法控制時,則細胞可能永生不死,造成癌細胞的產生,或者細胞提早死亡,例如神經細胞死亡後無法再生,引起神經退化性疾病,如老年癡呆症,當細胞受傷時,會停止下來進行修補,如果細胞能修補恢復,則啟動存活訊息,恢復正常狀態與維持細胞的平衡。

在生物演化過程中,細胞內產生多條控制細胞生長存活的訊息路徑,但同時也演化出各種不同的死亡路徑。當這些生存路徑過度活化時,細胞便不斷地分裂增生,其結果可能導致腫瘤的產生,相反地,當細胞不當的啟動死亡的路徑時,則走向凋亡。人生亦是如此,細胞的生死停修和人的生死停修道理是一樣的,如果人面對生活困境,如考試壓力、工作不順、感情問題、家庭問題及經濟壓力等等,就可能起動想結束自我的想法,走向自殺死亡路徑,此時如果有生存的訊息幫助他,例如朋友的關懷,家人的愛,社會的援助等,就可能避免死亡的產生。

當人失去正常控制時,到處作奸犯科,殺人放火時,成為社會毒瘤,甚至危害國家,最後必須與世隔絕或只有處以極刑,如同癌細胞出現時,必須予以根除。但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,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,它是經過許多的突變過程產生,就像好人變壞人,也不是一天造成,而是慢慢累積壞的因素,因此早期發現較好治療,但晚期就難以根治了。

我們的人生一直在面對生死停修,雖然人無法決定什麼時候生,也阻止不了什麼時候死,生老病死是每個人所必須面對的,不管高官巨富,還是販夫走卒,不可避免要面對生老病死的生命週期,當面對生老病死時,更應謙卑,我們應樂於享受生命與勇於面對死亡。

第六篇、癌症病魔,全民公敵

在台灣,惡性腫瘤已經數十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,除了台灣,癌症目前也是全球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,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每年癌症死亡人數約佔總死亡的五分之一,這表示每五人中,就有一人死於癌症,在未來十年將有八千四百萬人死於癌症,大約台灣人口的三到四倍,這是令人震驚的數據,若不儘快找出有效預防癌症與治療癌症的方法,未來將有更多人因癌症而死亡,癌症儼然已成為了全民公敵。

當醫師宣佈病人得到癌症時,常令人不知所措,面對不可知的未來而惶惶不安,如果病人已到了癌症末期,醫生更是束手無策,多少家庭也因它而破碎,癌症不只使病人受苦,親人受累更深。

無論有錢沒錢,也不論年齡、男女、老少,人人都有可能得到癌症,人為什麼會得癌症?環境污染,致癌物到處充斥,生活習慣不良,抽煙、喝酒、嚼檳榔等,都可能使癌症發生機會增加,除了環境因素與生活習慣,癌症也可能因為個人遺傳基因突變所造成。

每年二月四日是世界癌症日,一方面為紀念因癌症而往生的人們,更重要是宣導癌症的預防,的確,預防重於治療,改善環境、生活習慣、飲食習慣及避免接觸致癌物等等,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,另一方面,無數的科學家不願意再繼續坐視癌細胞猖獗,經由科學的研究,讓我們逐漸解開癌症的面紗,甚至找出對抗癌症的策略,事實上,現在已經開發出許多治療癌症的方法,經由全民體悟及科學界的努力,癌症不會再是令人害怕的絕症。

第七篇、交通大學,研究團隊

癌症已成為全世界人類死亡的主因,研究有效抗癌的策略,是當前迫切需要,「分子抗癌研究室」以分子與細胞的角度,探索抗癌藥物與抗癌標靶的作用,結合奈米科技,致力研發有效對抗癌症的藥物及策略,希望提供癌症的預防、檢測與治療。

我們結合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,共同研究開發治療癌症的藥物及策略,包括「抗癌標靶」、「抗癌藥物」及「抗癌奈米科技」三主軸,尋找有效治療癌症的方法。 近幾年我們對癌細胞中可能的標靶基因進行深入的研究,探討這些癌細胞的標靶基因對抗癌藥物的作用及產生抗性的原因,希望提供特定癌症基因作為標靶治療的可行性,例如人類癌細胞,包括肺癌、乳癌、大腸癌及子宮頸癌等,都會大量表達一種survivin蛋白,但在正常成人細胞較不會表現,我們已經知道癌細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達,與癌症的發生有密切關係,抑制它則有希望應用作為癌症的治療。

在新合成藥物的研究,目前找到幾種具有抗癌潛力的全新化合物,包括PT262、CR108及SP101,由我們所命名,PT、CR及SP其實是參與研究的學生英文姓名縮寫,PT262會抑制肺癌細胞的作用,而CR108對乳癌具有抗癌活性,我們將持續研究這些新型化合物的藥理活性及毒理作用,期望對未來治療癌症有所貢獻。在奈米抗癌藥物的研究,開發奈米鑽石作為新策略與方法,目前發展奈米鑽石攜帶藥物,驗證奈米鑽石連接抗癌藥物能有效作用癌細胞,未來將持續開發奈米鑽石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。

如果沒有分子抗癌研究室成員們不眠不休的實驗,歷經無數次失敗,則不會有令人振奮的成果,感謝這群抗癌種子們,交通大學分子抗癌研究團隊,將持續不斷抗癌研究。

第八篇、標靶藥物,治癌希望

標靶治療是目前重要的抗癌策略,其目的為專一對癌細胞做治療,並降低對正常細胞的傷害,因為科學界的研究及努力,開發出許多標靶藥物的治療方式,提供癌症治療的希望。

目前臨床許多化學藥物治療癌症是利用毒殺方式,將癌細胞殺死,但毒殺作用的化療藥物,常伴隨著很強的副作用,造成病人心理與生理的雙重壓力,而降低臨床治療效果,為了降低副作用及增加療效,近幾年利用癌症生物學的知識,針對癌細胞特殊的抗原、生長因子、腫瘤血管新生因子及癌細胞凋亡訊息路徑,研發新的標靶治療方式。

以下是幾種臨床使用的分子標靶抗癌藥物:艾瑞沙(Iressa)是一種癌細胞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之抑制藥物,如果病人的癌細胞上出現異常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,就可利用此方式來治療,目前使用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病人。癌思停(Avastin)是一種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抗體,它會阻止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其受體結合,抑制腫瘤血管的新生,此方式是利用阻斷癌細胞獲得養分及氧氣的方式,將癌細胞餓死,用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癌及轉移性乳癌等。舒癌特(Sutent)是一種口服小分子酪胺酸激酶受體抑制劑,可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及血小板源生長因子受體等,是一種多重標靶抗癌藥物,可治療腎癌等。萬科(Velcade)是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,抑制癌細胞中蛋白酶體的功能,阻斷骨髓瘤細胞的存活訊息路徑,抑制癌細胞的生長,可用來治療多發性骨髓瘤。

的確,新的標靶藥物,有助癌症的治療,也帶給癌症病人一絲希望,但這些新標靶藥物都非常昂貴,一顆藥動輒數千元,一個月的藥費,可能數十萬,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,昂貴藥品如何普及,是一大難題。主因是抗癌藥物的研發成本非常昂貴,平均研發出一種新藥,需要花費掉十億美金,大約三百億台幣,但隨著更多標靶藥物開發成功,相信未來治療的成本將會逐漸降低。

除了標靶藥物,配合其他療法或是奈米科技的應用,將更有助於癌症的治療,隨著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,也帶給癌症病人無限的希望。 

第九篇、奈米鑽石,抗癌曙光

「奈米生物科技」是一項跨領域的科學,近十年來開始被重視,應用包括生醫影像、疾病檢測及治療等等,是本世紀革命性的一項新興科學。

「奈米鑽石」是一種由碳所組成的奈米顆粒,其分子結構和鑽石相似,但為奈米尺寸。奈米的大小,相當於一根頭髮的千分之一。奈米鑽石的價格不到真鑽的千分之一,並可以經由人工所合成。

我們與化學、物理及材料等跨領域的學者專家合作,共同開發奈米鑽石在生物醫學的應用,發現奈米鑽石不會造成細胞毒性及誘發細胞凋亡,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,研究成果曾受到國際知名奈米科技網站Nanowerk以焦點新聞報導,此外奈米鑽石具有特殊螢光特性及應用,曾被選為生物物理期刊封面,而利用特定癌標靶蛋白質連結奈米鑽石,可專一辨識癌細胞的特定受器,應用作為癌細胞與幹細胞的標定及追蹤。

在奈米鑽石結合抗癌藥物的研究,開發出奈米鑽石以共價鍵方式攜帶抗癌藥物的方法,驗證奈米鑽石攜帶抗癌藥物能有效抑制癌細胞,整體而言,研發團隊在奈米鑽石的抗癌研究與應用,居於國際領先的地位。雖然如此,仍必須小心謹慎地評估及研究對人體可能的傷害,在確認安全性與有效性後,才能用於人類癌症的治療。

常聽到「鑽石恆久遠,一顆永流傳」,盼望「奈米鑽石」也能為人類帶來「抗癌曙光」。

第十篇、 抗癌鬥士,不虛此生

「生命的美好不在時間的長,而在有意義的寬。」,大家還記得一碗麵的故事,五個小孩為了罹患子宮頸癌末期的媽媽,捨不得吃那一碗麵,媽媽雖已病逝,但那感人的孝心卻深植人心,還有周大觀的抗癌奮鬥、舞蹈家羅曼菲抗癌歷程等故事,雖然他們最後仍不敵癌症病魔離世,卻為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,讓人無限追思。的確,人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,但感人肺腑的故事,卻永恆。

許許多多的癌症病人,正在和死神拔河。一般人當獲悉罹患癌症時,多會出現無助與無望感,「為什麼是我」的心情,從最初無法接受,到接受後咬緊牙關,勇敢堅強地接受癌症病魔的挑戰,有人戰勝癌症病魔,有人最後失敗,但人世間還有尚未完成的事,因此,很多抗癌鬥士的故事與歷程,是在罹癌那時所譜寫,卻是人生最璀璨的時光。

因為從事癌症研究,常常接觸到癌症病人或家屬的詢問,曾有一位學生,因為爸爸癌症往生,到實驗室立志從事癌症研究,曾有好友突然罹患癌症末期,從發現病徵到往生,不到一年時間,太多太多的故事,因為癌症而改變人的一生。

近幾年台灣癌症基金會頒獎給這些抗癌鬥士,分享他們的抗癌心路歷程,有位抗癌鬥士說:「癌症是上天的禮物」。癌症使他們瞭解何謂生命,而用自身的經歷,去鼓勵與幫助同樣受到癌症折磨的人。

抗癌鬥士們,加油!

第十一篇、 春風化雨,抗癌種子

每當要送走畢業生時,總是為學生的成長和轉變,感到喜悅,研究之路漫長,老師的角色是任重而道遠,當學生有所成就的時候,是老師最大的快樂。

「致癌」與「抗癌」是一體兩面,要瞭解致癌的過程與原因,才有辦法進一步研究如何抗癌,指引學生不要只是單方向思考問題,而要多面相的探討事情,希望一點一滴的把研究精神,傳承給年輕學子們,善用這些科學,改變人類的命運,相信這些抗癌種子,有一天會成為對抗癌症的新力量。

常告訴學生,凡事盡心盡力,只有努力才有機會成功,研究是必須長期投入,實驗有可能常常做不出來,或跟預期相反的時候,也可能研究藥物多年,當找到有效成分時,卻已有人研究成功。但我會告訴學生不要氣餒,因為至少我們的研究是正確的,而你們已經參與整個藥物研發的過程及訓練,透徹了解基礎概念,這對你們在未來工作上都是有幫助的。

「每一顆抗癌的種子,每一個救人的希望」,學生跟著我學習抗癌的知識,而我也從學生身上學到更多,「研究教學,教學相長。」如果沒有學生努力的實驗,不怕失敗,則不會有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,我要感謝這群抗癌種子們,而這群抗癌種子,將持續不斷的進行抗癌研究之路,這就是科學的精神,科學家的使命。

第十二篇、抗癌研究,健康人生

地球存在已將近五十億年,人類的歷史和地球存在的時間相比,如奈米般渺小,「奈米人生,抗癌研究。」,自覺生命短暫,希望能用我有限的人生及所學,為這世界因癌症而受苦的人們,貢獻自己一份心力。

「醫學研究的目的,為提供健康的人生」,成功研發出有效治療癌症的藥物與方法,是一條漫長的路,科學家必須忍受寂寞與失敗,才有機會成功,「抗癌研究,健康人生」是我們共同的人生職志與使命。「往者已矣,來者可追」,人都會犯錯,也曾迷惘,只要把握當下,好好努力,一定有成功的機會,凡事只要「盡心盡力,無怨無悔」,如果盡了全力,縱使失敗,也不會有任何遺憾。

『今日抗癌研究,明日健康人生』,經由科學持續不斷的研究,相信癌症不會再是令人害怕的絕症。

作者:趙瑞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暨研究所教授